I want to summarize the philosophy I had read during year 2021. I wanted to post this in June last year; eventually it comes this year. I plan to write this post in Chinese, since most material I read i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.
我一直会忍不住读一些哲学,这有的时候很难和身边的朋友或者亲人解释。我是在一个经商的家庭长大的,大多数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较为实际的。我本科读的是工程类专业,身边的朋友也都非常在乎实际的用处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的大环境给年轻人提供大问题也是具体且实际的:“有钱吗?有车吗?有房吗?有对象吗?”自然而然,大家通常关注的(有时候是无意识的)问题是:我的专业水平够高吗?我在同行中有竞争力吗?我可以有一个好的工作吗?我的工作可以给我体面的收入吗?我的收入可以让我的家人为我骄傲吗?我在我的朋友圈子里有一个体面的地位吗?在社会提供的这种大问题下,我们自然而然会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学习“工具性”的知识上——可以变成财富的知识,或者说“有用”的知识。
在这种背景下,和别人出去玩,你要是说“我最近在读哲学”,比较大的概率会成为话题的终结者。这种行为最常被理解为“装逼”,或者换一个文明一点的词汇,在追求和他人“与众不同”。这也的确是一个合理的推断,因为的确有很多人用一些听不懂的词来哗众取宠、博取关注。
那么我为什么会忍不住读哲学呢?我也不确定。但我感觉是因为我会被基本的问题抓住。
为什么会忍不住看哲学?
让我们回到上面的大家关注的较为实际的问题。一个成功的人需要有财富和地位,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让人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,从而取得成功。或者我们用一个比方来说,社会是一台巨大的机器,由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协作运行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现代社会的分工合作:找工作有不同的领域、不同的岗位,就好比社会大机器上各个不同的零件和齿轮。学好专业性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好的齿轮、一个好的组成部分。但问题是我们需要一台怎样的机器呢?换句话说专业技能让我们有能力做一件事情,我们应不应该去做呢?这里可以举一个律师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,这个例子来自于日剧《legal high》。想象你是一个雄辩的律师,擅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帮你的委托人赢得官司。这个时候你会选择的行为准则是哪一种呢?1)为委托人赢是最重要的,不仅因为这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名声,而且这是一个律师本应当做的事情。2)追求公正和真相。如果委托人的利益与此大义违背,也不惜牺牲委托人而优先公正和真相。
如何成为一个雄辩的律师?这个问题引出来的是“工具性”的知识。而用这样的能力应该做怎样的事情?则是哲学的问题了。那么为什么需要花时间考虑“我是否应该?”这样的问题呢?原因很简单:菜刀可以被用来做美味佳肴,也可以被用来作为杀人的武器;原子内蕴含的巨大能量可以用来发电,也可能成为毁灭人类文明的终极武器。两种可能性究竟是哪一种会成真,依赖于“我们是否应该?”这种问题的答案。
以上仅仅讨论了我忍不住看哲学的一个原因,听起来可能有些过于宏大,关于远离生活。那么我们来讨论另一个接地气的原因。这是我在冯友兰的书里面读到的见解。他的理由很简单。专业的艺术造诣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。高超的口才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。但问题是,无论你是艺术家、还是领导者、还是一位父亲、母亲、老师、子女、朋友,这些因素都只是你的一个属性而已。你在是这些属性之前,首先是个一个“人”。所以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是,如何成为一个伟大或者说成功的“人”?觉得抽象?那你是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过自己“什么是生命的意义?” 或者“生命是真正的友谊?真正的爱情?”这些都是与成为一个“人”息息相关的基本问题。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在生命的某个时刻被这样的问题击中过。但可能通常到了第二天醒来就会被实际的问题淹没,忘记自己提问过这些问题。
而我有一个毛病,就是这种问题时不时的会跳出来引起我的注意。而我没办法忽略它们。
关于读哲学的原因,可以看我两年前的一个关于西方哲学史的日记。
西方哲学的部分——存在主义
我在2021年四月份设定的目标之一是读一些存在主义相关的东西。之所以选择存在主义,是因为大一的时候在一门选修课接触到过海德格尔,了解到他讨论了很多关于“人如何过有意义的一生”这样的问题,而且他的学说和中国佛家的禅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作为开胃小菜,我先从比较通俗易懂的题材——小说开始切入。在2021年2月的时候,我读了一本非常精彩的心理学小说《当尼采哭泣》。选择这一部小说,有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尼采本人是存在主义的先驱,而且很多他的很多格言都发人深省。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在考虑“什么是爱情?什么是友情?人生的意义是什么”这样的问题。这部小说通过虚构尼采和他心理医生互助式的对话,讨论了这些问题。
我这里想要摘录几句尼采的话来展示一些这本书的魅力。第一句是关于爱情的:
这段看似矛盾的讨论中,给理想的婚姻、亲密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蓝图、一个崇高伟大的蓝图。也许你的反应和小说里的心理医生,约瑟夫一样,“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,因为你说拯救我的婚姻的方式是放弃它!”但没人会期待一个崇高的终极目标是触手可及的。
第二个我想要摘录的片段,是关于为人处事的:
这一段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非凡。在读这本书之前,我的一个为人处事的原则来自于韩愈的一篇散文《原毁》:“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在说,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周密,待人宽容而简约。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不懈怠,另一方面可以成为一个友好并且容易相处的人。而尼采这里的观点与之争锋相对。因为尼采这句话有一个意思是说,如果对人一味的和善,会培养出“较低级较廉价”的人。这给我开启了一个完全的新视角,来看待如何对待他人这个问题。对比来看,我不得不承认韩愈的观点较为局限,因为他在“自我”和“他人”之间划了一道本来不存在的界限——没有人可以完全孤立与他人独自生存,如果他一昧只顾提升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,而不顾周围环境的话,最终周围的问题会转变为他自己的问题的。
看完这部小说后,我被尼采的智慧深深地折服了。于是我去寻找其他介绍存在主义的书籍。接下来我找到的一本书是《存在主义咖啡馆》和萨特的短文《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》。我在六月份之前读完了它们。《咖啡馆》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存在主义的几位大师的主要思想:克尔凯郭尔、尼采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、胡塞尔、海德格尔、萨特、加缪、波伏娃、梅洛庞蒂等等。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关于存在主义的一个大图景。萨特的短文是一份给大众介绍存在主义哲学的演讲稿,有点类似科学领域的科普类小文章,非常有趣。
从2021年9月份开始,我开始看多伦多大学教授乔丹·彼得森(Jordan Peterson)的一个心理学课系列《人格及其转变》。现代心理学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很大。之前提到的小说《当尼采哭泣》的作者欧文亚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,这本小说其实也算是一本心理学小说。彼得森心理学课程的前半部分提到了很多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,还有其影响的心理学研究者。这套课程也是非常推荐,5星推荐。关于我上这门课程的经历,可以看我去年十一月底的日记。
东方哲学的部分——禅宗
在读完《咖啡馆》和《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》之后,我开始转到东方的视角。主要原因是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说,海德格尔访问东方的时候听到禅宗后表示,禅宗说出了他这这一辈子都想说出来的东西。而且我知道禅宗的一本最好的入门书是《六祖坛经》(这也是我2021年初计划之一)。
于是我在b站找到了复旦王德峰教授介绍《坛经》的视频。他提纲挈领,列举了坛经里几个经典的故事(西游记里很多剧情的设置借鉴了这本经书,包括美猴王去找菩提祖师拜师的桥段),非常有趣。因为非常喜欢王德峰的讲课方式,于是我看完了他在复旦开设的《哲学导论》课程(类似于西方哲学史)和一个关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视频。他的这一系列讲解激起了我对东方哲学进一步的兴趣。于是我看完了《六祖坛经》的白话文翻译版和南怀瑾讲的《金刚经是什么?》大为震撼。
之前我一直不明白,为什么东方的经典看起来都非常含糊不清,模棱两可。每一句话似乎都有无穷无尽可能的解释。我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把一句话说清楚。看完这一套视频我逐渐理解了,这是东方智慧的特色。主要原因是因为语言本身是有局限性的,而语言想要讲的道理是会超出语言的局限性的。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经第一句说“道可道非常道”。这样的认知在西方被巴门尼德说出来过(维基百科巴门尼德词条里的“真理和意见”部分)。
真正的“大道”是说不出来的。或者即使说出来,看起来也会是自我否定、或者自相矛盾的。比如说《金刚经》开头就说,接下来我说的道都是错的,但我没办法,又不能不说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“不要执着于字面的意思”而要琢磨背后的道理。文字只是载体和工具。最让我震惊的是,这让我想起来其他地方出现过类似的现象:据说维特根斯坦的《逻辑哲学论》就建立了一部最终需要自我否定的框架,还有电视剧《李小龙传奇》中说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一种没有套路没有形的搏斗方法,但没想到最终却建立了自己的套路——没有套路的套路,截拳道。
在下半年看彼得森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也发现,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还有卡尔·罗杰斯都提出过和禅宗相类似的观点。